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121篇
农学   144篇
基础科学   40篇
  109篇
综合类   442篇
农作物   107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62篇
园艺   174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甬雪5号是以胞质雄性不育系07-50A为母本,以自交系09-3-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晚熟叶用芥菜(雪里蕻)一代杂种。播种至采收约112 d(天)。株型开展,生长势强,叶浅绿色,倒卵形,叶缘浅锯齿,叶裂刻深裂,叶面微皱、有光泽。平均有效蘖数26个,单株质量约1.1 kg,一般每667 m~2产量5?000 kg左右。抗病毒病(TuMV),加工品质优良,适宜在长江流域种植。  相似文献   
2.
以大叶芥菜为主要的植物熏蒸材料,通过改变其与主栽作物番茄间作的不同种植模式,分析大叶芥菜产量、大叶芥菜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番茄根结指数、番茄产量等指标,探索生物熏蒸效果佳、作物产量高、可以大面积推广的间作模式。结果表明:间作模式1(栽培大叶芥菜前将番茄吊蔓的2架钢丝距离调整为50~60 cm,第1茬番茄拉秧后将棚内温度调高2~5 ℃)效果最好,大叶芥菜的产量、硫代葡萄糖苷含量最高,根结线虫抑制效果最好,同时每667 m^2番茄产量最高,达12 216.5 kg,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福建省茎用芥菜1年2代繁育技术,选择6个茎用芥菜品种,分别进行冬春季正常繁育和夏秋季高山加代繁育的2代繁育试验,并对比各品种2代繁育的生育期、株高、株幅和种子产量。结果表明:所有参试茎用芥菜品种只要通过打破种子休眠、衔接好2代繁育的播种期都能完成1周年2代繁育,夏秋季高山加代繁育的全生育期比冬春季正常繁育平均缩短约50 d;冬春季繁育比夏秋季高山加代繁育株高增加31.2%~132.9%,株幅增加1.5%~21.8%,所有参试品种冬春季繁育的种子产量都极显著高于相应夏秋季高山加代繁育,种子产量增加17.8%~153.6%。  相似文献   
4.
张涛  李英  宋树民  庞有伦  邵伟兴  唐兴隆 《农业机械学报》2020,51(S2):162-169,190
为解决西南丘陵山地青菜头机械化收获问题,结合青菜头生物特性和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具有柔性夹持功能的小型青菜头收获机。阐述了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并对样机关键部件进行了结构设计和理论分析,柔性夹持装置初始间隙为60mm,最大允许通过青菜头直径为150mm,分析得到夹持输送带速度为0.37m/s、所需最大夹持力为38.04N;对割台架的仿地形能力和结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可得该结构允许地形起伏度为50mm,在安装割刀位置振幅最大,前5阶固有频率为115.63~783.60Hz,远大于发动机和地形产生的激励频率,因此不会发生共振现象。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切割及夹持输送机构运行平稳、振动小、切割有力、夹持力度适中;切割成功率为89.5%,青菜头损伤率为10.8%,实际工作效率为0.035hm2/h,各项性能指标基本满足设计和农艺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
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离合器毂与带轴齿轮"的压配焊合组件及使用方法,即通过对其组件及使用方法的研究,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离合器毂与带轴齿轮在压配连接后易出现的变形问题,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控制其焊合连接后的变形情况,从而达到提高压配焊合质量的目的。该压配焊合组件,结构新颖简单,使用方法独特易行,已推广应用,并收到良好的效果,且已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6.
小麦茎秆实心度对茎秆强度的影响及相关性状QTL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QTL水平上研究茎秆实心度与强度的遗传关系及实心度对茎秆强度的影响,为小麦抗倒伏育种提供依据。利用普通小麦宁麦18与实秆小麦种质"武云实秆"的F2群体和F2:3家系,对小麦茎秆强度、实心度及影响实心度的相关性状包括厚径比、壁厚、茎粗和髓腔直径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茎秆强度相关性状QTL进行分子标记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茎秆强度与厚径比、壁厚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髓腔直径呈极显著负相关。基于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定位,检测到与茎秆强度、厚径比、壁厚、茎粗和髓腔直径相关QTL共23个,分布在1B、3B、4A、4B、5A上,表型贡献率3.5%~44.0%。在染色体3B、4A和5A上的标记区间gwm547–gwm247、wmc718–wmc468和gwm156–gwm443均检测到贡献率很高的茎秆实心度相关QTL,说明在这3条染色体上可能存在控制茎秆强度的主效QTL。用普通小麦宁麦13(N13)×武云实秆的24个F7家系检验分子标记gwm247的可靠性表明利用标记gwm247选育茎秆实心度优于宁麦13的概率较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精细定位相关主效QTL以及分子标记辅助改良小麦茎秆强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采用抑菌圈法,对10种杀细菌剂在火龙果茎腐病病原上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53.8%氢氧化铜水分散颗粒剂(杜邦TM)、45%代森铵水剂、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对火龙果茎腐病病原均有一定抑制效果。其中,45%代森铵水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较好,抑制率分别达到78.88%和71.42%,其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2.380 2.477x,y=2.896 1.146x,EC50分别为0.4929,0.0240。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效果次之,抑制率达到66.67%,直线回归方程为y=1.020 1.040x,EC50值为2.5686。这3种药剂可作为火龙果茎腐病田间药效试验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8.
9.
葡萄试管苗土支撑培养带坨移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土作为培养基支撑物,离体培养葡萄试管苗双节茎段,40天后即达到适于炼苗标准,成苗率95.8%。带坨移入营养钵,在不喷雾,不覆膜,空气湿度低至45%条件下,成活率达96.7%。成活的试管苗炼苗54天后移入大田,移栽成活率为100%,其中特级苗占87.5%,一级苗占12.5%。试验证明,土支撑培养带坨移栽技术是简化试管苗移栽程序,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Zero erucic acid germplasm of Ethiopian mustard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levels of linolenic acid (about 21%). Two genetic sources of low linolenic acid (N2‐4961 and HF‐186, about 5%), have been developed in a high erucic acid background. 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were to study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low linolenic acid lines and to transfer the trait to zero erucic acid germplasm. F1 seed generations from crosses between both lines had higher average linolenic acid concentration than both parents. F2 seeds segregated for linolenic acid content following a continuous variation from 1.8 to 7.4%, exceeding the limits of the parental distribution ranges. Transgressive recombinants with very low linolenic acid concentration (0.7‐2.7%) were confirmed in the F3 seed generation.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N2‐4961 and HF‐186 possess alleles for low linolenic acid at different loci. Transgressive low linolenic acid F3 plants were crossed with plants of a zero erucic acid line and a selection for zero erucic, low linolenic acid was conducted. As a result, a zero erucic acid F3:4 line containing 1.5 ± 0.7% linolenic acid was develop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